白马非马,作为经典逻辑案例为人所知;而在现实世界正在上演的“氯化钠与盐”之争,其中的利益版图远比逻辑更清晰。
近一段时间,广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广东等地一些饲料添加剂氯化钠被各地盐业管理部门查扣。
盐业管理部门和饲料生产行业看似关联不大,却因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的使用,矛盾不断升级。
这一矛盾的根本问题在于,两部法规、两套国家标准对“盐还是氯化钠”的模糊判定。
国务院颁布的两部行政法规《食盐专营管理办法》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部分地方盐业部门将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纳入食盐专营范围,从而出现了地方盐务局和地方农业部门饲料办对饲料生产企业执行了不同标准的监管“怪象”。
“公婆”均手握国务院条例,夹缝中的饲料行业被推至“里外难做人”的尴尬境地。饲料业内人士急切盼望国务院法制办能出台意见,理顺行政法规,统一各地监管做法。
一位来自盐业监管部门的政府人士向《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盐业改革已经列入今年计划,今年或将出台改革方案,很可能届时一并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看,的确需要国务院法制办出台过渡性意见,协调现有矛盾,别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随着盐业改革进行,这一问题必然随之解决;如果盐改拖延下去,行业用盐问题也会拖下去。”曾任国家经贸委运行局副局长、长期关注盐业改革的陈国卫接受《财经日报》邮件采访时明确表示。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